“周邊的好幾個人都‘陽了’,有點咳嗽!薄瓣柫,發熱不明顯,一直低燒,但酸痛卻痛徹心扉”……不斷聽到自己的親人、朋友被感染的消息,以及網絡上分享的各種感染經歷,我們的內心難免會覺得恐慌。擔心自己被感染、擔心癥狀嚴重、擔心家里的孩子和老人、擔心感染后出現后遺癥等等。
當這些想法時刻浮現并且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時,那我們是陷在一種叫做“焦慮”的狀態里了,事實上,在面對疫情時,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焦慮。不管你是否相信,焦慮并不是一件壞事,從出生的第一天起,我們就在和焦慮打交道。通常來說,我們把焦慮區分為健康的焦慮和不健康的焦慮。健康的焦慮有助于我們保持活力、舒服地生活,而且有助于我們保持人類的特性。但不健康的焦慮則會讓我們失眠、惶惶不安,繼而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。
健康的焦慮(包括擔憂、謹慎和警惕),可以說是一種恩賜:它可以抵擋危險,保護你的生命,使你意識到那些你可以改變的“不好”事物。不健康的焦慮則完全不同:它會導致一種麻木的恐慌感、過分的擔憂和恐懼情緒,這些情緒會阻止你去做那些你認為“很危險”的事情,而實際上這些事情并沒有什么危險性。不健康的焦慮會阻止你去享受正常生活和發展人際關系,你會認為這些事情有很大的潛在風險。這種心理會使你表現不佳,并消磨你的時光,還會阻止你發揮自己的創造力。
面對疫情防控的放開,自己和家人都“陽了”,我們應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?以下幾點將會對我們有幫助。
“陽了”后,由于對癥狀和不適存在未知性,我們可能會通過網絡查閱資料,容易接收到一些錯誤信息,特別是一些對病情描述過于夸大的信息,過度關注容易產生“心理放大效應”,放大自身癥狀,不利于休息調整和治療。所以我們要相信科學,理性獲取權威來源的資訊,避免不必要的恐慌。
面對疾病,產生一定負面情緒比如焦慮、擔憂、恐慌等都是很正常的。一味的壓抑或否認負面情緒,這不僅對疾病恢復十分不利,還容易誘發更嚴重的情緒問題。我們要允許負面情緒的出現,并學會自我疏導排解,多和家人、朋友聊聊天、吐吐槽,緩解不良情緒和壓力,反而更有利于我們保持心態平和。
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。除了科學用藥外,我們還要保證睡眠質量、合理搭配飲食、適當增加運動、多曬太陽,還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當前力所能及的事情上,如看一場電影、看一本書、搞搞衛生之類……,總之,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、或是能讓自己愉悅的事情上來,可以淡化疾病帶來的癥狀和不適。
有科學研究發現,情緒同樣會影響身體的健康。保持積極的情緒,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增強自身免疫力,從而更快康復。因此,當感到緊張、焦慮甚至恐慌時,我們可以嘗試一些放松的方法來自我調整,來幫助自己平復不安的情緒。這里介紹一種蝴蝶拍的方法如下:
“蝴蝶拍”,就是像蝴蝶一樣拍動“翅膀”(雙手),借此擁抱自己、安慰自己,讓身心進入穩定狀態。
具體做法為:首先,雙臂胸前交叉,右手在左側,左手在右側,輕抱自己對側的上臂或肩膀。其次,雙手輪流輕拍,左右各拍一次為一輪,慢慢輕拍自己,自己數1234、2234、3234、4234為一組。拍完一組后停下來,做一個深呼吸,體驗安全感。如果輕拍過程中或停下來時有安全感,說明體驗是正性的,可以再拍1~2組。
如果負面的情緒明顯的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,而種種宣泄情緒的方法依舊未能有效緩解負面情緒,甚至引身體不適時,要及時咨詢專業人士進行心理疏導或者心理門診?凭驮\,不要諱疾忌醫。